见过跟小臂一样长的粽子吗?广西人嘿嘿一笑:“我们管这叫驼背粽!”四斤起步的糯米要塞进芭蕉叶,中间还得凹个“驼峰”造型。最绝的是馅料——绿豆蓉打底,腊肠、板栗、虾米层层叠叠,切粽子得用菜刀,吃一顿能顶一天饱!
四、四川辣粽:火锅味的青铜变王者
谁说粽子不能吃辣的?四川人第一个不服。花椒粉混着辣椒面,腊肉丁带着豆瓣香,连糯米都被染成了诱人的红棕色。外地人第一次吃可能得配凉茶,但川娃子们可是能就着粽子干两碗饭。温馨提示:吃之前务必确认纸巾备足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
五、北京小枣粽:甜党最后的倔强
当全网都在追捧网红粽子时,老北京依然守着他们的白糯米小枣粽。粽叶要选芦苇叶,小枣得是密云山里的,煮出来的粽子带着股山泉水似的清甜。胡同大爷说得好:“什么鲍参翅肚往里塞,那叫乱炖!我们吃的就是这口原滋原味。”
六、西安蜂蜜凉粽:穿越千年的小清新
在兵马俑脚下吃粽子是种什么体验?西安人端出了冰镇蜂蜜凉粽。剥了粽叶切成菱形小块,浇上槐花蜜,撒点桂花糖,活脱脱一件水晶艺术品。据说这吃法从唐朝就有了,杨贵妃要是穿越到现在,估计得捧着这碗发朋友圈九宫格。
七、苏州酱排骨粽:把本帮菜包进粽叶
苏州人包粽子都带着做苏帮菜的讲究。秘制酱排骨要先焖到骨酥肉烂,配上流油的咸蛋黄,连糯米都是用红烧汁拌过的。咬下去的瞬间,舌尖先尝到甜,接着是咸,最后回甘,这层次感简直是在嘴里演《牡丹亭》。
八、闽南烧肉粽:海陆空豪华套餐
福建人包粽子像在攒满汉全席。干贝、虾米、香菇打底,三层肉、板栗、莲子坐镇,土豪版的还要加鲍鱼和瑶柱。最灵魂的是那勺秘制甜辣酱,配一碗扁食汤,这才是闽南人过端午的仪式感。温馨提示:没点牙口真啃不动这料比米多的粽子。
九、湖州枕头粽:长条粽界的颜值担当
在粽子普遍走“三角风”的江湖里,湖州人偏要把粽子包成长枕头。四角尖尖,身形修长,瘦肉丝和肥肉丁在酱油糯米里若隐若现。老饕们都知道,吃湖州粽得先欣赏十分钟颜值,再慢悠悠解开棉线——急什么?好味道值得等待。
十、云南草木灰粽:黑金选手逆袭记
第一次见到灰不溜秋的粽子千万别嫌弃!云南人用天然稻草烧灰,拌出的糯米自带草木清香,中间那坨肥瘦相间的宣威火腿才是点睛之笔。当地人有句俗话:“粽子黑,味道白(别)怀疑”,这反差萌妥妥的吃货届宝藏单品。
看完这十大神仙粽子,你是不是已经馋得想立刻掀锅盖了?其实哪有什么“粽子界天花板”,妈妈包的粽子、巷口老摊的味道,才是每个人心里真正的No.1。这个端午节,你家的粽子是什么派系?快在评论区告诉我,你的家乡粽子上榜了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